
红四方面军是活跃在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主力部队,长征时期,这支部队也是红军三大主力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支,新中国成立后,红四方面军涌现出很多知名将帅,比如许世友、王树声等人,他们都是红四方面军的杰出代表。
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也是红四方面军队的一员,他的名字叫戴季英。新中国成立后,戴季英曾担任河南省委常委以及开封市委书记等职务。然而,戴季英却主动向中央邀功要官,令人匪夷所思。那么,戴季英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?他后来又过得如何呢?
戴季英出生于1906年,湖北红安人,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。客观来说,戴季英的家庭为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,戴季英的父亲名叫戴寿云,属于开明知识分子,大革命时期就支持我党的革命工作,1933年,戴寿云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。戴季英的母亲也被当地的土豪打死。戴季英兄弟五人,除了戴季英之外,其余四人皆为革命牺牲。
受家庭氛围影响,革命时期的戴季英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,尤其是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反“围剿”中,戴季英出生入死,与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。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后,戴季英选择留守根据地,并参与了二十五军的重建工作。此后戴季英跟随红二十五军参加了长征,顺利到达了陕北。
不过,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后,戴季英却犯了一些错误,尤其是在陕北“肃反”过程中,戴季英错误地抓捕了很多革命同志,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。比如陕北红军的主要创建者刘志丹就受到过戴季英的迫害,被戴季英严刑拷打,幸亏中央红军及时到达了陕北,解救了刘志丹等人。
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戴季英被派回南方,参与了新四军的筹建工作。当时鄂豫皖根据地的留守红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,戴季英也担任了新四军第四支队副司令,参与领导了新四军的对日战斗。抗战胜利后,戴季英留在中原军区,参与领导了中原突围与鄂西北根据地的创建工作,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,与反动派进行了斗争,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新中国成立后,戴季英留在河南工作,担任了河南省委常委兼开封市委书记等职务。任职期间,戴季英自恃功高,与河南省委书记张玺不和。另外,戴季英也与吴芝圃、刘杰等河南领导人关系不睦,而且戴季英还给主席写信,不仅攻击张玺等人,而且还想让中央提拔自己当省委书记。
主席收到戴季英的信后非常震惊,他没想到这个出身革命家庭的干部居然会主动伸手向中央要官。1952年,河南省委作出了开除戴季英党籍与公职的决定。在这之后,《人民日报》还专门刊文报道了戴季英被开除党籍的决定。1959年,戴季英被认定对陕北的“肃反”负有主要责任,经过审判后,戴季英被判刑十五年。
1982年,戴季英被解除关押,在这之后,戴季英写信申诉了的相关问题。客观来说,戴季英在建国初期的确犯了错误,但不至于开除党籍与公职,因此,1984年,中央为戴季英恢复了党籍与公职,晚年的戴季英享受干部待遇,主要生活在郑州,于1997年因病去世,享年91岁。
